全国粮食清查结果:库存可满足1年以上正常需求
数量实不实?质量好不好?储存安全不安全?
全国粮食清查结果:口粮安全有保障
近日,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大清查总结视频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大清查结果表明,国家政策性粮食库存账实基本相符,粮食库存数量可满足全国居民1年以上正常消费需求。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执法督查局局长钟海涛在新闻通气会上表示,从品种上看,我国政策性粮食库存中稻谷、小麦等口粮品种占比约七成,有利于保障口粮绝对安全;大米、面粉等成品粮库存占比不断提高,应急保供能力得到有效保障。
据了解,政策性粮食包括中央储备粮、最低收购价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国家一次性储备粮、地方储备粮等,其在粮食库存总量中占比较大,在调节粮食市场供求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粮库里储存的粮食数量实不实、质量好不好、储存安全不安全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继2009年全国粮食清仓查库之后,时隔10年,我国于2019年3月再次开展全国性大清查。
历时1年,大清查全面摸清了政策性粮食库存家底,形成数量检查工作底稿数据77万条、质量检验数据163万个,首次建立了分区域、分性质、分品种、分库点、分货位的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数据库,向老百姓交出了一本“明白账”“放心账”,同时也检查纠正政策性粮食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隐患和问题,进一步提高了粮食库存管理水平。
为保证准确性,此次大清查共抽调1.3万余名检查人员,组成1300多个普查组,对纳入大清查范围的2.1万家政策性粮食承储库点、20万个粮食货位逐仓逐货位进行全面普查,做到应查尽查、查必彻底、查必精准,全程留痕。
这次大清查从检查方法和工作机制等方面也都有创新。比如,大数据、智能粮库等信息化技术和库存粮食数量质量现代化检测手段,在此次大清查工作中得到充分运用。在自查督导、普查等环节,各地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聘请熟悉粮食业务的退休职工、用粮大户、第三方社会监管机构作为社会监督员,强化外部监督,增强了清查的权威性。
从清查数据来看,我国粮食库存充足、质量总体良好、储存较为安全。同时,今年夏季粮油生产形势较好,有望获得好收成,预计产量将保持在较高水平。这就给全国人民吃了一颗“定心丸”,那就是口粮绝对安全有保障,米面随买随有,不必囤积抢购,担心“粮食不够吃”完全没有必要。(记者杨召奎)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新闻]聚焦:芒种将至,田野处处呈现一派忙碌景象
- [新闻]农业农村部召开常务会议强调全力抓好三夏生产各项工作
- [新闻]2022中越北部湾渔业资源联合增殖放流活动在双色球 广西北海和越南下
- [新闻]2022年涉渔船舶监管专项联合行动部署会在京召开
- [新闻]农业农村部与黑龙江省在北京举行了工作会谈
- [新闻]农业农村部召开常务会议强调:全力以赴抓好春耕春管
- [新闻]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会议认真学习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
- [新闻]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在京召开,唐仁健出席会议并讲话
- [新闻]唐仁健出席全国农业科技人才工作交流会暨双色球 农业科学院第五次人
- [新闻]第六届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业部长会以视频形式举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