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贵南县:土地托管见成效分红增收笑颜开
“土地托管给合作社,我们就可以去外面打工了。”“自从将家里的土地入股到村里的合作社之后,我们老两口就在家养殖长白猪,一年下来收入比光种地强多了。”“这已经是第四个年头分红了,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近日,青海省贵南县茫曲镇沙拉村全村341户农户齐聚村委会大院,迎来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年终分红大会,在分红现场,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都在说土地托管政策好。
今年,沙拉村341户农户户均分红1.2万余元,最多分得2.4万余元,村民们手捧一摞摞百元大钞,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这样的好日子还得从2018年说起。2018年以前,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土地闲置,沙拉村曾经是青海省级重点贫困村之一。
2018年,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在青海省全面展开,一场消除农村集体经济空壳村的战斗全面打响。“破零”怎么破?产业怎么选?工作怎么抓?带着这些问题,沙拉村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破零”工程为契机,将全村6622亩耕地统一起来,由村“两委”主要成员负责,收入归集体所有。
“沙拉村位于龙羊峡上游,有着独特的气候优势。种植业是我们主业,也是最大的优势所在。只是不能再重复老三样,而是要瞄准市场,缺什么种什么。”村干部提议。
于是,“一穷二白”的沙拉村用仅有的1万元“起了步”。2019年初,村“两委”班子发动群众以土地入股形式成立由全体村民参股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合作社。
按照“党委领导、政府搭台、市场拉动、政策扶持、创造条件、村为主体、村民唱戏”的总体思路,沙拉村开始从节省成本入手,协调农牧部门大力实施机械统一种植,一年下来,节省成本12万元。
不仅如此,针对收成较好的青稞油菜,沙拉村主动申请省级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不仅打上了“生态”标签,收入也提高了。2019年全村实现农业总产值346万元,年人均收入最高达到1.1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空前的75万元。
随着种植产业的收益越来越高,据统计核算,2021年度沙拉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50万元大关,较2020年的100万元增加了50万元,已连续实现集体经济收入四连增。
如今,沙拉村建立了养殖基地和产品深加工基地,同时与周边的托勒村和昂索村成立了产业联盟,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粮食储备库、榨油厂以及饲草料加工基地的投入使用,也助推了村集体收入的不断增加。
今后,沙拉村将不断加大产业投入力度,运用好土地托管政策,增强“抱团”意识,激发全新动能,全力提高农牧业产业组织化程度,多渠道、多层次、多维度赋能村集体经济规范化、高效率运行,让乡村振兴曲在沙拉村越唱越响。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新闻]聚焦:芒种将至,田野处处呈现一派忙碌景象
- [新闻]农业农村部召开常务会议强调全力抓好三夏生产各项工作
- [新闻]2022中越北部湾渔业资源联合增殖放流活动在双色球 广西北海和越南下
- [新闻]2022年涉渔船舶监管专项联合行动部署会在京召开
- [新闻]农业农村部与黑龙江省在北京举行了工作会谈
- [新闻]农业农村部召开常务会议强调:全力以赴抓好春耕春管
- [新闻]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会议认真学习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
- [新闻]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在京召开,唐仁健出席会议并讲话
- [新闻]唐仁健出席全国农业科技人才工作交流会暨双色球 农业科学院第五次人
- [新闻]第六届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业部长会以视频形式举行
网友评论: